英达森斯半导体荣获2025“创·在上海”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英达森斯半导体荣获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成立仅15个月的上海英达森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电感编码器芯片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从全球1903家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
在刚刚落幕的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立仅15个月的上海英达森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Induxense Semiconductors)凭借其在电感编码器芯片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从全球28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闯入半决赛并最终斩获优胜奖。这一成绩不仅创造了赛事史上最年轻获奖企业纪录,更标志着中国本土团队在高端传感器芯片这一"卡脖子"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技术亮点:用磁编价格实现光编性能的国产芯片
英达森斯此次参赛的核心产品IDX3550系列电感编码器芯片,堪称工业控制领域的"性能颠覆者"。这款2025年8月刚刚量产的芯片,实现了23位超高精度与3微秒超低延时的双重突破,在-40℃至125℃的宽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角秒级定位精度。
"我们希望用不到传统光学编码器50%的成本,实现了同等甚至更优的性能。"
—— 杨兆昂,英达森斯创始人
全栈能力:从芯片到系统的垂直整合优势
芯片设计
自主研发电感编码器芯片,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磁场仿真
精准的电磁场建模与仿真技术
AI算法
自适应AI算法,信号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车规认证
将全面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满足ISO 26262标准
自主开发的设计工具
"我们预计投入数百万元自主开发的线圈设计工具,能让客户在24小时内完成从需求定义到PCB生成的全流程。"
某工业机器人厂商预计采用英达森斯解决方案后,其机械臂定位误差从0.1mm降至0.01mm,同时硬件成本降低35%。
应用前景:从工业自动化到具身智能的万亿市场
工业自动化
替代进口光编码器,助力"中国智造"升级
汽车电子
新能源汽车编码器需求从5-10颗增至30-40颗
人形机器人
每台机器人需配备20-30个高精度关节传感器
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全球电感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5%。英达森斯凭借其技术领先性,有望在这一细分领域快速占据一席之地。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的愿景是重新定义位置感知技术,让每一台智能设备都能拥有精准的'触觉'。"
—— 杨兆昂,英达森斯创始人